|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灿烂的戏剧文化

灿烂的戏剧文化

关键词:戏剧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平顺县文化馆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xps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9978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馨馨梨园  风华尽览

 

苏和平

 

前些日子,平顺落子剧团著名演员、编剧宋彦升给我送来《平顺梨园尽风流》一书的草稿,让我写个序,写序不敢,出于对我县剧团事业有特殊影响并有特殊贡献的名演员的一种由衷的崇敬,出于一种在心中积淀已久的深深的敬佩,出于一种对他们禀赋的常人所没有的高贵气质的精神认同,借此抒发一些我个人的情感感受。抚摸着这一沓厚厚的书稿,脑海中那片朗净的天空隆然中开,一个个令人追思、敬仰的倩丽面容翩翩而出……他们,正是他们,书写了平顺戏曲事业的辉煌,为繁荣平顺文化立下不朽的功勋。但是,由于日月的飞转,光阴的流逝,这些名角儿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古去,留下来的,也是多病的身体和生活的惨淡。如作者本人,他原来是我县落子剧团的一名著名编剧、演员,退休后仍是退而不休,为培养农村文艺人才辛勤努力,不幸又患了偏瘫,但却精神矍铄,笔耕不辍,恪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用手中那支颤抖着的笔,把他的老师、同伴、战友们的闪光足迹留刻下来,把平顺县戏剧事业的那一段历史定格下来,实是难能可贵。这本书的面世,使那些过去名角们的英灵得以慰藉,也使他们的戏风艺德得到传承,实为平顺戏剧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幸事。

此书不同于一般的人物描写,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随意性地膨化夸大,作者通过精心的挑选,把建国以来在我县戏剧事业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名角们的生平、奉献、人物特征祥实地记录下来,历历在目,亲切动人,既无凑数之嫌,又无遗珠之憾,一个个名角,如一朵朵皎洁的梨花,留下了恒久的香馨,令人回味无穷。如贞守戏德艺风、在演艺上有真功、对观众有真情的段二淼;在坎坷逆境中忍辱负重、以唱励志的张春梅;在戏剧改革中飞浪击舟、开落子唱腔一代先河的郭明娥,是艺术的丰碑、是灿烂的明星。触摸他们灵魂的高度,不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从书中最使人能直接感悟到的,就是这些名角儿崇高的品格和高贵的气质,把“唱戏的”当到底,爱戏如命,使整个儿人生倾注在舞台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手、眼、身、法、步,样样皆真功。多少个濛濛的清晨,多少个冷凛的严冬,一个唱腔喊了千遍万遍,一个动作作了百回千回……分秒必争,细扣每一个艺术细节;严以律己,勤奋磨砺,在逆境中坚韧执著,不折羽翼;在荣誉面前不骄不躁,淡定恳诚……

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现在我们的演出条件较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倍,各级党委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视和支持,就这仍然恢复不了昔日的辉煌,出不了段二淼、张春梅、郭明娥这样的明星,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失缺了书中名角儿的那种对戏剧事业的痴迷和挚爱,没有爱心的人从业,对本职来说只能是一种机械的应从。不是吗?在当今旋转的世界里,有的演员在各种引诱面前使自己的价值判断、观念、意识、情感等越来越漂浮了,一会儿抓蜻蜓,一会儿抓蝴蝶,,在励志和做人上不达,对曾经辉煌的戏剧事业留下了欠账。当前正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改革时期,正是我们戏剧事业重振雄风的极好契机,我们的戏剧工作者,要好好读读这本书,或许从中能给我们新的启迪,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舞台上,重铸平顺戏曲的辉煌。

我们期待着……

编者语

 

去年冬,原平顺县文化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宋建明同志让我整理一下平顺的戏曲资料,今年春,现任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旭明同志又对我说,挖掘一下平顺戏曲文化过去的一些东西,要不就失传了,这已成为一种使命与责任。按说这是个好事,怎奈我年事已高,有病在身,行动又不便,我的师傅、师兄弟姐妹们大多都已去世,走访起来非常困难,只能根据脑子里的一些回忆和手头现有的一些材料来记录,难免支离破碎,不成篇章。在写作过程中,我有一种难以言表伤感,每当回忆起同他们生活的岁月,他们的舞台形象、音容笑貌、举止言谈就像演电影一样一幅幅地闪现在我的眼前,我也像又回到年轻的时代。可一想起他们所历经的苦难,特别是想起那些已长眠于另一个世界的人,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与苦痛,一遍又一遍地伏案抽泣,一次又一次地老泪纵横,一种心碎的感觉始终伴随着我。

整理这些资料是一件十分具体而紧迫的事情,就在编写过程中,原平顺县文化局局长、平顺戏曲界领军人物李银生同志去世了,不仅又凭添一份忧伤。年初听说王天珍病重,现况不得而知。因为这些,我不愿意再让这些悲伤一次次在我的字里行间翻滚,就暂时停笔啦。

这次整理资料中的1962年的剧照是我文革时期被限制人身自由时,从团长办公室私下揣起来的,这批剧照全是底片,从未洗过照片,可谓绝版,时隔近五十年,我让儿子到长治全部扫描成电子格式附上。还有落子的音乐资料已是现现成成的东西,只是打谱困难,现未能附上,望今后有志之士尽快完善,并尽快整理八十年代到现在的资料,敬请有关人士提供线索,本人不胜感激。我想,这也是平顺县所有领导和文化人最大的心愿。

                                宋彦升     2010年夏

 

 

 

平顺县落子剧团

 

1944年——1982年)

 

平顺县上党落子剧团,原名为“平顺县农民剧团”。一九六四年秋,改名为“平顺县战斗剧团”,一九八零年春,改为平顺县落子剧团。

平顺县农民剧团是在抗日战争中组建的。当时,平顺县抗日政府,为了紧密配合形势,宣传抗日,在一九四四年夏季,召集了一些戏曲艺人,通过在平顺县东五马村打对台演出后,选拔了一些好的演员,组成了一个临时剧团。但由于演的剧目全是传统老戏,起不了直接宣传抗日的作用,所以,在县长孙竹庭的亲自领导下,又在原临时团的基础上,从平顺县三高小调了一批演现代戏的演员充实到剧团,同时,又派专人到涉县停河铺、黎城县南委泉、武乡县蟠龙镇等根据地,抄回了许多现代戏剧本,进行了排练演出。当时,由于剧团的演职员,大部分来自农民,又是面向农村,为农民服务。所以,在一九四五年六月十四日,经县长孙竹庭亲自提议,抗日政府三专署李专员批准,临时剧团正式被命名为“平顺县农民剧团”。

         当时,剧团的政治指导员,由余戈(中共党员,平顺县三高小教师)同志担任,业务指导员由贾发科(中共党员,平顺湾里人)同志担任,曹中林、靳中元分别担任了正副团长。主要演员有:曹中林(正旦,平顺河东村人)、靳中元(正生,平顺县实会村人)、赵根喜(二花,平顺上庄村人)、郭喜成(大净,平顺东青北村人)、宋水则(小生、平顺县大铎村人)、赵余信(梆子正生,平顺豆口村人)。演现代戏及女青年演员有余戈(平顺县三高小教师、申五孩(平顺安乐村人)、秦力成(潞城县神泉村人)、申先开(女,平顺实会人)、秦秋棠(女,平顺北头村人)、刘梅则(女,平顺张井村人)。乐员有:申水泉(鼓板,平顺烟驼村人)、张存龙(胡胡,潞城县赵臻村人)、马天顺(胡胡,平顺淜头村人)等。

剧团正式建立后,第一台在全国劳模李顺达同志联村的古罗村演出,县长孙竹庭蹲在台前维持秩序。第三台,赶在敌占区边沿地地带北社村演出。第一夜戏散后,不防被日寇包围,全体演员配合我军,奋力抵抗,保护了戏箱,受到了抗日县政府和专署领导的表彰。

         当时,剧团经常上演的现代戏有:《招待所》、《兄妹开荒》、《好民兵》、《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古装剧有:《韩玉娘》、《风波亭》、《乾坤带》、《战宛城》、《清河桥》等。声腔以唱落子为主,兼唱上党梆子,皮簧、襄垣秧歌、歌剧等。由于剧团的演出剧目内容歌颂了为民族捐躯的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揭露和击了汉奸卖国贼丑恶嘴脸,宣传了反封建、反压迫、求解放、生产自救、军民关系、婚姻自由,批判了封建迷信、买卖婚姻、怕苦怕累的各种不良表现。因此,抗日边区文艺刊物曾发表文章,赞扬平顺县农民剧团。

         一九四六年,剧团停演了古装戏,全部演出现代戏,布景用的真砖真瓦、纺花车、箩头、菜篮要借很多。秋末,长治解放,剧团进城慰问部队,群众反映说:“平顺剧团是纺花车、箩头、菜篮剧团,很不中看。”再加之道具,布景又不艺术,因此演出时观众很少,难安台口。在这种情况下,又实行两条腿走路,统一了声腔,全唱上党落子,恢复了传统戏《反西唐》、《韩玉娘》、《两狼山》、《下边庭》、《反徐州》、《司马庄》、《女忠孝》、《明公断》等。邀请和吸收了著名演员李福锁(老生,黎城县东阳村人),李长有(生角,黎城县西洼村人)及剧作者王建国(潞城县下黄村人)同志等。增排了王建国创编的古装历史剧《玉麒麟》、《曾头寺》、《武松破孟州》等剧目。使演出剧目丰富,观众逐渐增多。

一九四八年秋至一九四九年夏,剧团调整了领导班子,贾发科任政治指导员,冯海金同志(平顺县西青北村)任团长。同时,又招收了一批学员,随团培养,并对剧团师徒制也作了新的规定,还纠正了个别演员做小买卖,闹不团结等不正之风。演员待遇,废除了供给制,改为以分计酬分红制。

一九五一年春,著名作家赵树理、胡丹沸等同志,深入到平顺县著名劳模郭玉恩所在地川底村体验生活,并多次到剧团作文艺方针政策的报告和艺术方面的指导。同年夏初,为了培养青年演员,学习兄弟剧中的文化艺术,加强武打和基本功训练,短期从专胜利剧团邀请来京剧武功教师崔春英,集训四十天,排练了京剧《收秦明》,自编古装武功戏《闹长安》、《登州劫狱》(作者:王建国)等剧目。接着,又改编排出了《三滴血》和现代戏《除祸害》等剧目,使一批青年演员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同年冬,在长治土产大会(物资交流会)上,二十四个剧团对唱台戏,竞赛演出,赢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被大会评为优秀剧团,获锦旗一面。       

一九五四年冬,山西省举行第一届戏剧会演,马天顺参加了《茶瓶计》的唱腔整理,对于落子戏的板腔进行了大胆改革。五五年剧团排练现代戏《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时,又对流水、散板、八板、娃板、靠山红等板腔进行了革新设计。同年冬,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剧团挑选了好的演员,组成了小型宣传队,自带戏装,自背行李,由县委书记李琳同志带领,深入山庄窝铺,送戏上门。群众高兴地说:“自古以来,没看过落子腔,这次看到了”。            

         一九五六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剧团在平顺县奥治村演出,夜场戏散后,舞台突然失火将该村的舞台和剧团的戏箱全部烧掉,部分演员的被褥也被烧毁。当时,剧团领导向上级和各兄弟单位发出了求援呼吁。许多兄弟剧团闻此不幸的消息,伸出友谊之手,捐款捐物,如:湖北省剧团捐款30元,山西省晋剧一、二团,晋东南专署一、二团,临汾县剧团,北路梆子团,长子县虹光、五星剧团,屯留县麟山剧团,黎城县黎明剧团,壶关县人民剧团等,捐来了不少服装、道具、头盔、幕布等。各兄弟剧团的慷慨之举,不但安定了演员的思想情绪,振作了精神,鼓舞了士气,而且也促进了工作。因此在一月之余,排练上演了《审诰命》、《杨八姐游春》、《石佛口》、《混冤案》、《金鳞记》、《扇贴计》等六本大型古装剧,进而还培养了一批较有名声的青年演员。如:原进海(三花)、张春梅(小旦)、马忠考(小生)、程何保(老生、秦秋棠(正旦)、宋彦升(正生)、王顺则(花旦、牛培禄(三花)、王天珍(武三花)等。观众说:“坏事变好事,烧出一些好剧目,烧出一些好演员”。

          一九五八年,经过反右倾整风后,对剧团人员进行了精简下放(下放约20余人),为了解决暂时演出上的困难,专二团借调来了张雪田(生角)、李峰山(二花)、李月娥(小旦)、李大爱(正旦)等演员,移植排练了《对花枪》和现代戏《高山流水》、《朝阳沟》等剧目,常年活动在山区,为农民演出,把戏送在工地、饭场、院落。有时分队编组深入田间地头,边体验生活边进行演出,受到了群众好评,获得了先进集体荣誉,并在专办的《大跃进汇编》内部刊物上,以《在山庄窝铺巡回演出的农民、虹飞两剧团》为题,进行了表彰。同年冬,壶、平两县合并,组成了集体创作组,分头下乡体验生活,创作了两个剧目:一是由田永才同志执笔的现代戏《苹果红了》,二是由宋彦升同志执笔的新编历史剧《双铡案》。这两个剧目均于五九年春,参加了全省会演。同年十月份,农民、虹飞两团首次创建了平顺县戏剧学校,分落子、梆子两个班,经费由两团自负。在落子班学员中,较有影响的学员有:贾双有(男,平顺北甘泉村人)、范来富(男,平顺北社村人)、秦芝桃(女,平顺龙镇村人)、曹英则(女,潞城县三后村人)、王雪景(女,潞城县下黄村人)。在梆子班的学员中较有影响的学员有陈永富(男,平顺北社村人),张小攀(男,平顺北头村人),王宏林(男,平顺北社村人),黄春梅(女,平顺中五井人)。

一九六二年,由党支书贾发科代表剧团出席了山西省文代大会,被誉为山西省上山下乡为山区农民演出的典型。同年七月《戏剧报》第七期,以《一个为山区演出的剧团》为题,由岳群先撰稿发表了文章。同年,把剧校学员充实到剧团后,使演员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质量大大提高,经常上演的现代戏有:《苹果红了》、《东风解冻》、《治安委员》、《槐树庄》(改编者:宋彦升)等。新编古装剧有:《杨寇忠义》(作者:宋彦升)、《扇贴计》(作者:赵茂森)。改编整理传统剧有:《青松山》(执笔:宋彦升)。改编古装剧有:《十二寡妇征西》、《龙凤寺》连四本。经常保留演出的古装剧有:《对花枪》、《审诰命》、《卷席筒》、《石佛口》、《金麟记》等,这些剧目在观众中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经济收入看,是建团以来最高水平,全年达八万多元,除各项积累和开支外,还为剧团修建公共住宅奠定了经济基础。

         一九六四年秋,根据省、地对剧团精简合并的精神,保留了落子剧种,取消了梆子剧种。经中共平顺县委、县政府研究,对精简下来的人员,采取了退休、退职、调动下放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妥善安置。这次保留的演员约80余名,于一九六四年九月四日,正式宣布改名为:“平顺县战斗剧团”。原有的两团领导干部,职责未动。同年九月三十号,禁演了古装戏,全演现代戏,并参加了搞“四清”运动的集训。同年十一月份,赴长子县南漳公社搞“四清”运动长达五个月。第一批“四清”将结束时集中排练了《沙家浜》、《人欢马叫》、《南方烈火》、《代代红》(宋彦升改编)和刘廷禄创作的《队长媳妇》、《赶车记》、《山村红旗》等现代剧目。一九六五年夏后,剧团又恢复了正常演出。

          一九六六年,“五•一六”通知以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同样遭到了十年浩劫和摧残。夏末的一天,少数人以“破四旧”为名,将剧团的古装戏戏箱砸开,把部分服装和全部道具、头盔烧掉,损失价值约三万余元。剧本及演唱资料也全部丢失。同年冬,剧团的演员,也卷入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不能正常演出。

          一九六八年春,剧团在县革委政工组的领导下,进行了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整顿中,调动和退职、退休了十七名演职员,同时招收了十八名青年学员,边训练,边排戏。整顿结束时,剧团重新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并调城关公社武装部长刘梅松(黎城县南委泉公社下韦峪村人)到剧团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兼剧团革委会主任,调县视导室主任马忠义(河南省林县姚村公社南陵阳村人)和原剧团的原进海(平顺县南社人)、李冬莲(高平县城关公社围城人)任剧团革委会副主任,并由原剧团党支部书记贾发科、职工王开堂为革委成员,组成剧团的领导班子,又恢复了正常演出工作。

一九七零年春,根据山西省委指示精神,剧团的全体职工,下放到西沟、古罗、池底、川底等生产队,进行劳动锻炼。同年五月返县后,剧团又在县政工组的领导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整顿中,剧团的原有老职工只留下十三名,连同新收的二十一名学员,组成了一个三十四人的文艺宣传队,排练一些小戏曲、小演唱节目,开始了上山下乡巡回演出。在这次整顿前夕,调走了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主任刘梅松,同时调来了阳高公社副书记李世忠任剧团党支部书记(平顺县大渠人),马忠义担任了革委主任,其余领导未变。

时隔不久,即一九七零年八月,根据中央“样板戏要普及,要提高”的指示精神,又要恢复剧团的规模,排演革命样板戏。为此,又动员精简下放的人员返团。但由于几番折腾,挫伤了这些演员的思想,所以县委核心小组的文件下达两个月,绝大部分同志不愿再走回头路,仅仅做通了五位同志的思想工作。无奈,经县委核心小组批准,又从农村招收了二十五名学徒工,连同三十四名宣传队员,以及重新返团的五位同志,经平顺县委和河南林县县委协商同意,于一九七零年十月二十一日,赴林县学习。在学习期间,林县剧团抽派了李银生、侯栓成、郭凤英、未连喜、王贵生等五名老师,长住平顺剧团给予辅导。这次赴林学习,是训练专业基本功和排戏同时进行的。为了抓紧时间赶排革命样板戏,在农历春节只放三天假。通过在林县近四个月的学习,排出了《智取虎威山》、《红灯记》、《沙家浜》等三个革命样板戏与一九七一年二月中旬返回平顺,向县委汇报演出之后,随即下乡巡回演出。但由于绝大部分是农村招来的,训练时间短,专业基本功差,表演艺术水平有限,所以演出质量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剧目缺乏,票卖不出去,致使剧团发不了工资,顾不住生活,因此,群众戏称剧团“要饭吃”剧团。

         穷则思变。当剧团处于要解体的危难时,党支部的全体同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冷静地回顾总结了剧团兴与衰的经验教训,并对剧团现有的组成人员,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一致认为,演员的年龄大,腿腰硬,难训练,专业基本功学不好,表演艺术和演唱水平就上不去。要想从根本上扭转剧团的落后局面,就必须及早选拔擅长戏曲的青少年,进行戏曲专业人才训练,以解决剧团后继乏人的严重问题。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终于在一九七二年春,招收了男女青少年四十名(年龄十二岁至十五岁),于同年五月二十日入学,开始了戏曲专业训练。当时的校址,附设在平顺县一中。戏曲班受平顺一中和县文教办公室双重领导。教学经费,由县文教办公室和剧团各支付二分之一。主要教师,是从河南省林县豫剧团聘请的李银生同志担任,同时又从本县剧团抽调了原锁明、元杭秀、曹群龙同志作助教,进行教学工作。戏训班开设的课程有:戏曲专业基功、语文、音乐等。

这期戏训班,于一九七六年年底毕业。学生毕业后又舞台实践学习三年。到一九七九年底,才并入平顺县落子剧团。在这期戏训班学生中,较有影响的演员有:郭明娥(女,平顺龙镇人)、原芝玉(女,平顺县北社人)、王海棠(女,平顺县东五马人)、张志庆(男,平顺县淜头人)、王板喜(男,平顺县东五马人)、徐开明(男,平顺县龙镇人)、刘雪开(女,平顺县羊井底人)、郭红旗(男,平顺县排人)、曹中林(男,平顺县北社人)、赵军平(男,平顺县豆口人)等十余名。

一九七三年春末夏初,剧团的党支部书记李世忠调离剧团,马忠义接任了党支部书记兼团长。一九七四年四月,又调县视导室王泉林到剧团任团长,其余领导未变。同年冬季,晋东南区专业剧团汇集长治大汇演,平顺县剧团演出的《红色娘子军》受到好评,并授予《红色娘子军》剧照玻璃匾一块。在剧中扮演洪常青的贾双有和扮演吴清华的翟新梅等同志的唱腔,晋东南电台还录了音,并经常向全区广播。至此,剧团的声誉开始好转。

一九七七年秋,恢复上演传统戏,同时演出现代戏,这不仅丰富了演出剧目,而且使剧团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年终结算,共计收入七万八千余元,比文革中二年的收入还多。当时演出的传统戏有:《逼上梁山》、《杨门女将》、《花木兰》、《雏凤凌空》、《游龟山》等,演出的现代戏有:《朝阳沟》、《李双双》、《红心朝阳》、《快马加鞭》等。当时的主要演员有:翟新梅(女,平顺县上五井人)、贾双有(男,平顺县北甘泉人)、秦芝桃(女,平顺县龙镇村人)、范来富(男,平顺县北社人)、原进海(男,平顺县南社人)、秦支勤(男,平顺县龙镇人)、路安林(男,平顺县苗庄人)、牛生有(男,平顺县羊井底人)、黄小开(女,平顺县北头人)等。

一九七九年底,戏训班和县剧团合并时正值晋东南区举行专业剧团质量评比大汇演。当时,剧团可真谓人才济济,行当齐全。剧团为观摩评比团演出了折子戏《骂殿》和全剧《穆桂英下山》后,无不为之惊叹。晋东南戏校校长程联考同志说:“真没想到平顺县落子剧团会有现在的阵容,论人才行当齐全,论唱腔既新鲜又好听,还不离落子风味”,行署文化局副局长张仁义同志说:“青年演员郭明娥在《骂殿》中扮演的贺金蝉,具有上党著名演员郝聘芝的风度,论唱腔真可谓字正腔圆,论表演一招一式都很适度”。黎城县编导李河先说:“昨晚看了演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真是名副其实地胜过当年”。因此剧团在这次评比演出中荣获晋东南区颁发的六项嘉奖,即:剧本奖、导演奖、演员奖、音乐奖、舞美奖、先进集体奖。被评为晋东南区优秀演员的有贾双有(饰剧中的杨六郎)、秦芝桃(饰剧中穆桂英)、郭明娥(剧中饰贺金蝉、八贤王)、王丽华(饰剧中杨宗保)等,荣获剧本改编二等奖的是马忠义同志。荣获导演奖的是李银生同志。荣获音乐奖的是王开堂等同志。荣获舞美奖的是曹三堂、冯旭红等同志。从此,平顺县落子剧团在晋东南区初露头角,恢复了声誉。同时,也把“平顺县战斗剧团”的名称,改为“平顺县落子剧团”。

一九八零年,剧团为了迎接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又排演了《对花枪》、《灵堂计》、《打焦赞》、《藏舟》四个折子戏,经过在晋东南区评比演出,郭明娥(饰《灵堂计》中的包夫人)、王春生(饰《灵堂计》中的包拯)、原芝玉(饰《对花枪》中的罗成)、王海棠(饰《对花枪》中的罗焕)、王丽华(饰《藏舟》中的田玉川)五位同志均评为晋东南优秀青年一等演员。张志庆(饰《打焦赞》中的焦赞)、刘雪开(饰《打焦赞》中的杨排风)二位同志评为优秀青年二等演员。在以上四个折子戏中《对花枪》和《灵堂计》,又被评选为参加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剧目,并于一九八一年初,代表晋东南区参加了山西省戏曲优秀青年演员评比演出。评比结果:郭明娥同志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奖金一百元;原芝玉、王海棠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二等奖,各得奖金五十元。山西省广播电台特地把《灵堂计》录音录像,向全国播放。《晋东南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太原市报》,均在八一年元月份刊登评论文章,赞颂了郭明娥等同志的表演艺术和优美唱腔。同年,郭明娥同志又出席了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一九八二年冬,山西省举行了专业剧团中、青年优秀演员评比大汇演。平顺县落子剧团演出了《穆桂英挂帅》中的四场和五场,饰演穆桂英的郭明娥同志,荣获了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称号,授予金质奖章一枚。饰演杨文广的王海棠同志,荣获山西省“优秀”青年演员称号,授予金质奖章一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还特邀剧团到一八六四部队礼堂,录音录像(彩色)。

值此,平顺县落子剧团,不仅晋东南区享有较高声誉,而且在全省也有了一定的名望。在广大群众中有的人称平顺县落子剧团为郭明娥剧团。

这里还需补充说明的是:一九七九年冬戏训班和县剧团合并后,剧团人数为一百四十五人,为减少员,精干队伍,经县委研究决定,县里只保留一个剧团人数,最多不得超过八十人,其余人员要给予妥善安置。正当研究安置人员的去向时,县委书记李向魁同志调离平顺,同时调来了宋子勤任县委书记,重新部署,剧团多余人员在县里待了八个月,于一九八零年六月,把全体人员打乱,按一团二队分拨人数,在实力上照顾了一队,但也顾及到二队能够下乡演出。按一团二队分别活动直到一九八二年冬,县委研究决定,干脆成立了平顺县落子一团和平顺县落子二团。两团的总支书记由县文化局副局长马忠义兼任。一团的团长由原来的剧团团长王泉林担任,并配备了李银生、贾双有、王开堂三名同志为副团长,组成一团的领导班子。二团的团长由原来的剧团副团长原进海同志担任,并配备了范来富、李勤正、王支林三名同志为领导班子成员,组成二团的领导班子。

(宋彦升马忠义)

自山西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年第一期(总第15期)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文化信息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